注册会计师考试有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我们考注会需要在连续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后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综合阶段考试。两个阶段均为必考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各阶段的考试科目都有哪些吧!
  一、专业阶段考试科目
  会计:注会六门课中最为重要的科目,学习难度较大,但会计重点章节也较为突出,集中在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等章节。尤其是长期股权投资,历来是考试重难点之所在。
  审计:盛传审计是“天书”,因其内容相对晦涩而成为注会考试除会计之外的又一拦路虎。全书重点集中在审计基本原理、审计测试流程、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以及审计报告等章节。
  财管:财管是注会考试中颇有自身特点的一门课,主体为财务管理部分。财管考试一般计算量较大,大纲和教材既有需要计算的内容,也有需要深刻理解、识记的内容,因其难度也较大,近年机考财管答不完全部题的考生大有人在。
  战略:2009年注会考试改革后从财管中分出《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自2009年以来战略教材内容一直较为抽象。与财管有天然的联系,内部控制部分与审计有部分联系,但总体而言较为独立。
  经济法:是一门需要精准记忆的学科,重点也较为突出,集中在公司法、证劵法、破产法、物权法、合同法、票据法等章节,与税法相比,经济法更侧重理解记忆,因不会出现复杂计算。勤于总结和记忆是学好经济法的要诀。
  税法:主要特点是琐碎,堪称碎法。教材内容过于琐碎,重点较为明确、具体,集中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几章。其余小税种同样不可忽视,因为从内容和分值的对比来看,其性价比都很高。
 
注会考试有几门?注会考试科目介绍!
 
  二、综合阶段考试科目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一主要涉及会计、审计和税法等内容,试卷二主要涉及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经济法等等内容。涉及了专业阶段六科的知识,但考查思路有所改变,不再侧重对知识点的考核,而更关注考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综合阶段考试没有指定的教材,只有考试大纲,考试从内容到考查方向都和专业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
  综合阶段考试只考一门,且没有年限要求。但是在专业阶段,每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我们需要在5年内通过6门考试科目,考生可以选择一次报考全部考试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考试科目,关于考试科目搭配方案,高顿网校发布了很多,点击进入>>>注会科目搭配方案
  ▎本文由高顿CPA leilizhen 整理发布。